高质量的养老护理服务是让老年人安享晚年、优雅老去的重要保障。全国政协委员、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、国城集团董事长吴城在调研中发现,当前,我国养老护理行业发展还存在供需矛盾突出、失能老人护理更为紧缺、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较为缺乏等问题。
提升养老护理行业从业者专业技能,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护理服务,是助力实现“老有所为,老有所护”美好愿景的重要举措。基于过往调研,吴城建议引导高校和职业院校增设长期护理专业,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学习养老护理。除政府普惠式培训外,尝试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养老护理培训行业。“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,养老护理行业也要融入‘科技基因’。比如加快数字化、智能化在养老护理行业中的研发应用,推动适老化装备和智能化设备的广泛运用,减轻养老护理人员的体力负担、降低工作强度、提升照护效率。”吴城说。
科学的行业薪酬指导体系能更好地激励养老护理行业发展。对此,吴城表示,可以按工作年限、技能等级和职责范围等制定科学的薪酬体系,健全养老护理行业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职称,进一步拓宽养老护理从业者的职业发展空间。他还建议通过网络媒体、社区教育等,提升公众对养老护理工作的认知,提高社会对养老护理职业价值的认同,吸引更多从业人员加入养老护理队伍。
“还可以通过发展区域劳务协作机制,实现不同地区养老护理人力资源的有效调配,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重点群体转移就业和稳定增收,也能解决失能老人家庭的燃眉之急。”吴城说。